教務處近中長程發展計畫-106年-111年
貳、教務處
一、現況分析
(一)本校教務處之下設有註冊組、課務組、綜合業務組及教學發展中心共4組。原進修暨推廣部進修教學業務自104年2月1日起併入教務處各組。本校教務處所屬各單位之功能,概如下列:
1. 註冊組:辦理學生註冊、學籍、成績、轉系、輔系、雙主修、學分抵免審核、畢業資格審查、優秀新生、轉學生及設籍臺東獎學金作業、研究生獎學金核發作業、預研生申辦作業、學生證及各類證明製發等業務。
2. 課務組:辦理全校課程開課、排課、加退選管理、教師授課鐘點核計、教師教學評量及相關多元統計、校際選課及學生跨進修學制選課作業、第二主修繳費單之製作、課程審查檢討評估作業、學術倫理課程管理等業務。
3. 綜合業務組:辦理學生班各項招生、碩、博士班各類招生、海外僑生聯合招生、大陸地區聯合招生、四技二專技優甄審招生、四技二專甄試入學招生、轉學考、學士班特殊選才單獨招生等業務。
4. 教學發展中心:全校型計畫撰寫及執行、教師專業成長研習及教學獎助生專業成長活動規劃與執行、專業社群管理、網路學園管理及推動、協助數位教材製作、辦理學習輔導活動、傑出教學教師遴選、學生學習預警系統管理、公告、統計及後續學習輔導追蹤、Mentor-Mentee申請、管理、核銷等業務。
(二)推動教務行政資訊化
1.103學年度起,透過新校務資訊系統之實施,學生除在新的教務系統選課之外,尚可透過選課系統所呈現的課程地圖介面,查詢及了解所屬學系課綱中所規定之應修課程、已修課程及尚未完成之課程,該項功能有助於學生選課及並可成為系所審查學生畢業資格之重要參考。
2.透過畢業學分檢核系統,有助於學生選課及並可成為系所審查學生畢業資格之重要參考,仍需加強其他功能,如:副修模組學分檢核。
(三)招生多元化
1.本校對外招生作業網路化,包括線上報名系統、報名繳費單、准考證列印及資格審查等皆採線上書審,除提供學子便捷的報名通路外,也讓整體報名及審查作業更即時、更有效率,未來將持續加入成績登載、計算及榜單公告等功能。
2.組織高中巡迴演講專業團隊,親赴高中進行宣導,增進對高中學子對本校之認識與印象。
3.為促進校際合作,提昇學生學習動機與成效,並鼓勵本校優秀學生赴國內其他學校進修,本校訂有「國立臺東大學國內交換學生作業要點」,每學年甄選品格端正、學業優良學生,前往與本校簽訂有合作協議的學校交換學習1至2學期。
4.為促進兩岸交流並獎勵成績優秀大陸地區學生至本校就讀,及協助學生在學期間之課業學習與研究,本校訂有「國立臺東大學優秀陸生獎學金施行要點」。獎勵學士班新生五名、碩博士班新生各一名,每名每學期獎助新臺幣二萬元;第二年以後,則須視課業成績表現,獎勵學士班每人每年新臺幣一萬元、碩博士班每名每學期獎助臺幣一萬二仟元。
5.為降低弱勢及偏鄉學生進入本校就讀之障礙,本校訂有「國立臺東大學招收弱勢學生與偏鄉地區學生彈性錄取標準要點」,於個人申請入學管道優先錄取弱勢及偏鄉學生。
6.另本校於106學年度首度試辦「特殊選才招生」,由音樂學系、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應用科學系化學及奈米科學組、應用數學系各提供2個名額招生,優先招收設籍臺東地區二年、離島、低收及中低收入戶、特殊境遇家庭及具特殊專長學生。
(四)教學優質化
1.教師教學專業發展
(1) 推廣新網路學園之教學應用:推動本校下一世代網路學園2.0的普及應用,延續本校目前的網路教學實施成效,持續推動數位教材社群,鼓勵經營網路學園;開始以種子教師配合技術支援,積極推動發展可供認證之數位課程。
(2) 定期辦理提升教師專業成長系列講座:深化教師教學研習與工作坊配合教育部推動教師多元升等、MOOCs課程與翻轉教室課程等政策與做法,據此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提升教師教學效能及與學生人才培育結合;得以作為教師開拓視野,及培養班級經營、師生互動、創新教學、教學科技、多元評量等多向度能力,期許藉由各項活動凝聚教學團隊教學熱忱及專業能力,營造教師的共識及向心力。
(3) 推動教師專業社群:積極推動教師專業社群之建立,鼓勵各院系所教師跨領域整合,配合本校政策、中長程發展目標,依目標主題建立校級的「典範特色教師社群」、院級的「跨領域教師社群」、系級的「課程模組教師社群」及自主型「主題共學教師社群」。
(4) 獎勵教學優良之傑出教師:本校於102學年度修正「國立臺東大學獎勵傑出教學要點」,每學年舉辦一次傑出教學教師之遴選,每次獎勵傑出教學之教師六名及通識教育優良教師一名。獲校傑出教學獎之教師須配合學校擔任輔導教師(mentor)、教學諮詢小組成員、出席傑出教學教師工作坊講座,並應於次一學期辦理教學觀摩,以協助新進教師或其他需教學輔導之教師增進教學效果。
(5) 協助教師進行數位課程建置與教材製作支援:教材與課程製作部分,課程建置於本校網路學園平台上。該平台整合教材錄影軟體EverCam、影音後製軟體EverCam Point及線上同步教學系統Adobe Connect。上述系統皆定期辦理教師與助教系統使用說明會與操作手冊,以利課程能夠順利進行。且每學期進行教學獎助生數位教材製作專業培訓,包含:
A.數位教材介紹與製作。
B.各項攝錄影器材之操作。
C.數位教材編製能力
希望透過提升教學獎助生能力,來協助教材與課程製作能夠順利進行。
(6) 建立教師輔導機制:
A. 新進專任教師任教未滿二年者,得由教師所屬學院於開學前諮詢各系(所、學位學程)後指派教師擔任傳授者(Mentor),指派時以院級以上教學優良教師為優先,提供教學與環境適應之協助。
B. 提供「新進教師手冊」,內容包含學校簡介、組織、教師聘任、教師考核評鑑、薪資、差假、教務政策、員工福利與服務等項目,並定期更新手冊內容。
C. 經教學意見反映調查結果,其任一科目學生教學評量班級平均分數低於3.5分以下,由教務處列入輔導名單,書面告知開課單位主管進行晤談,並寫成晤談紀錄表繳回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
D. 經教學意見反映調查結果,同一科目連續二次列入輔導名單或一學期任二(含以上)科目學生教學評量班級平均分數低於3.5分以下,教務長應請該教師所屬學院(中心)主管於次學期開學三週內實地觀察、了解其教學現況,並向教務長提出書面報告。教務長應協助該教師轉介「教學發展委員會」之「教學諮詢小組」進行輔導。該教師應於次一學期參加教師專業成長活動至少三次。
2.學生學習輔導
(1) 強化教學獎助生與課輔獎助生制度:依教學卓越計畫、高東屏區域教學資源整合分享計畫計畫意見改善修正教學、課輔獎助生培訓及考核規定,並納入優良教學獎助生獎勵機制,由教學、課輔獎助生將每次輔導情形上傳數位教學平台,回報受輔學生狀況,以利後續輔導、追蹤及轉介,強化協助課業輔導,並提升本校學生之學習成效。此外,透過敎學、課輔獎助生管理與培訓課程舉辦,強化教學獎助生與課輔獎助生暸解受輔學生、溝通表達、輔導技巧及數位教材製作能力,並藉由定期的實施成效檢討與管考,以及教學獎助生與課輔獎助生所繳交之工作報告加強管理。
(2) 強化學生學習預警制度:本校於104學年度第2學期修正學習預警實施要點,將預警系統與導師輔導及追蹤系統串聯,落實學生的學習輔導機制。讓授課教師能夠提早給予學生各類預警,並依「本校學生成績繳交及更正管理辦法」,規定教師應於期中考結束一週內上網登錄「期中預警名單」。期中預警名單彙整後分送各系,各系得視情形通知家長,並輔導學生參加補救教學,並由教學發展中心定期依預警名單通知系所與導師,協助學生進行學習輔導。
於開學起,即開放學習預警系統,讓授課教師能夠提早給予學生各類預警(成績、到課統計、作業繳交),並由教學發展中心定期依預警名單通知系所與導師,協助學生進行學習輔導。
(3) 持續提升本校學生英語能力:利用線上英語自學系統及題庫(包含多益TOEIC 、全民英檢題庫,以及Live ABC自學系統)作為學生課餘自修的補充資料,並提供英文學習輔導諮詢,找出適合自我的學習模式。配合高東屏教學資源中心計畫,持續辦理英語能力會考,以促進中心計畫題庫系統之穩定性,並評估學生參與校內英語增能班之能力提升狀況,以及課前與課後英語能力增進情形。
(4) 培養教師與學生專業研究能量:本校教學發展中心制定「專業共同學習辦法」,項目共六大類-報考研究所、考證照、參與競賽、大專生科技部計畫撰寫、公職考試、教師檢定,提供經費幫助學生進行自我學習規畫。每學期辦理學生專業共同學習小組之申請,自102年至105年9月底共補助83組,達696人次參與,提供經費幫助學生進行自我學習方案創造學生主動學習的誘因,增加學生學習目標達成效益。
二、發展特色及重點
(一)強化統整性課程及評核機制
1. 建立統整性課程完善行政支持系統。
2. 強化統整性課程成果專屬網站,建置完善資訊。
3. 成立教師社群工作坊,分享執行經驗及成果
4. 結合企業需求,實施技轉與運用
5. 舉辦成果發表會,以收相互觀摩之效。
6. 推廣及改革:全校全面實施,並逐年檢討後修正,以因應時代趨勢。
(二)教學品質精進與模組課程檢討
1. 組成教學諮詢小組,搭配教師教學傳習,協助教學提升:針對過往教學狀況持續欠佳的教師,組成教學諮詢小組給予協助。
2. 教師教學工作坊導入認證機制:導入新進教師教學培訓機制;協助教師建立教學精進檔案。
3. 課程規劃設計及定期檢討:模組課程定期由授課教師社群研議課程內容及設計評分標準,討論授課模式,藉此提升的課程品質。
4. 畢業校友流向調查反饋機制:將調查意見回饋至系所,由各系模組教師社群定期討論進行課程與核心能力檢核。
(三)教材數位化製作及諮詢
1. 定期檢核網路學園保固及維護。
2. 建置數位教學攝影器材與線上會議室。
3. 強化教師數位教材發展及教學成果展示e化服務。
4. 獎勵網路學園教師經營。
5. 協助教師發展數位課程認證及磨課師課程。
6. 開設大專院校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
(四)開設暑期預修課程
1. 召集系所調查開課意願統計開課系所、課程、上課地點、授課教師。
2. 公告招生簡章及課程資訊、寄發宣傳資料、建置報名系統。
3. 通知學生報到及入住宿舍及正式上課。
4. 課程結束填寫課程滿意度調查表,回饋至系所課程檢討。
5. 編製暑期預修課程成果報告。
(五)強化教學品保機制提升教學品質
1. 建立教學品保機制行政支持系統。
2. 建立雙迴圈課程規劃與管理機制。
3. 重新檢審各系核心能力、職能與課程盤點。
4. 執行課程評估、檢討與改善機制。
5. 持續改善學系教育目標、學生核心能力及課程規畫。
(六)建立典範教學
1. 遴選獎勵傑出教學之教師及通識教育優良教師。
2. 傑出教學之教師及通識教育優良教師頒獎。
3. 傑出教學之教師及通識教育優良教師經驗分享。
4. 成立教師教學專業成長社群,依其類別分為校級的「典範特色教師社群」、院級的「跨領域教師社群」、系級的「課程模組教師社群」及自主型「主題共學教師社群」。
(七)開設跨領域特色課程
1. 山林海洋教育跨領域課程。
2. 推動山海教育專業模組課程及通識教育山海課程。
3. 東台灣數位文創產品開發及創業跨域課程。
4. 山海臺東智慧物聯網與穿戴科技跨域課程。
5. 南迴微光點亮部落創生課群。
6. 城市自造美學與區域治理課程。
(八)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1. 將「確保學生基礎能力」工作小組擴大為「確保學生學習成效」工作小組。
2. 穩固檢測結果的信效度,比對會考成績通過本校基本門檻且取得各類英文能力檢定證明(等同GEPT全民英檢中級)學生。
3. 開設英語輔導課程。
4. 獎勵學生通過各類語文檢定。
(九)推動學生自主學習
1. 建立及辦理種子教學獎助生培訓與認證機制。
2. 推動專業學習共學小組。
3. 學習預警系統與教務、學務系統整合。
4. 學習預警制度實施。
5. 提供課程補救教學所需資源。
6. 辦理學生學習輔導系列講座。
(十)UCAN與課程教學之運用
1. 遴選一學院一系所成為示範系所。
2. 成立教師社群及工作坊。
3. UCAN系統操作與運用,示範系所完成修正核心能力、課程盤點、制定課程地圖。
4. 全校各系所完成UCAN與職場能力並實施課程改革。
5. 各階段成果報告及逐年檢討修正。
(十一)落實學生學習歷程及學習成效資料數位化
1. 強化學生學習歷程平台與校務系統整合。
2. 鼓勵學生定期更新學生學習歷程平台。
3. 透過「大學生學習成效評量(COLA)」長期追蹤並系統性地蒐集本校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發展資料。
(十二)強化實習制度培養學生就業競爭力
1. 建立完善實習制度,強化行政支持系統。
2. 善用實習媒合平台,建立產學合作機制。
3. 重新檢審各系核心能力、職能與課程盤點。
4. 建立企業實習課程評估、檢討與改善機制。
5. 舉辦成果分享會。
(十三)招生多元化
1. 招生系統e化。
2. 校園巡迴講座。
3. 大學博覽會。
4. 個人申請優先錄取弱勢與偏鄉地區學生。
5. 特殊選才。
6. 優秀新生、轉學生、優秀陸生獎勵制度。
7. 落實區域學園招生策略。
8. 舉辦探索體驗課程及營隊。
(十四)精進教務行政資訊化
1. 學籍異動申請E化服務。
2. 精進自動化繳費系統及學生證製作系統。
3. 學分檢核及畢業離校系統審核作業。
4. 精進教師請假補調課系統。